close

這一年多以來,因為成立新YT頻道的緣故,處理了許多夜晚蟲鳴的聲音。

夜晚的蟲鳴聽起來格外的寧靜、放鬆,但是經過錄音再放進電腦以後,尤其是用耳機聽,因為距離太近了,會有種很不舒服的刺耳感,這些頻率大多來自於許多不知名的小蟲,大多高於8kHz,聽起來非常刺耳!

因此如果想要重製這些令人舒服的蟲鳴,甚至「原音重現」,還是要先在電腦裡做些處理才能放上網路。

至於為什麼現場聽不會有這種刺耳的感覺,我覺得還是因為「距離」跟「空間」的關係。

 

用耳機和喇叭來聽,首先距離很近,耳朵會直接受到這些高頻的刺激;「空間」的話是指身處在大自然的環境裡,蟲鳴的高頻會被某些反射物給折射掉,例如草、樹葉...,這樣聽起來就沒有那麼的不舒服。

除非在錄音的時候就做第一線的處理,例如開啟了「high cut」(or low pass)的功能,但如果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機器high cut的位置要從多少開始衰減,那很有可能連主體的蟲鳴也一起衰減掉了!

大自然的叢林基本上不用留低頻,大概6KHz以下的全部都可以不留,8KHz以上的要「酌情」刪減。

「酌情」的意思是說,如果要把高頻全部刪光,其實這樣聽起來也很不自然,沒有那種身處在大自然空間的「空氣感」,雖然主題的蟲鳴聲會更加明顯,但這樣聽起來就會很「假」。

其中8KHz是最刺耳且擾人的,這邊額外要再拉低;5、6KHz主要就是蟋蟀的聲音:

 

但不用過度突顯這個頻率,只要持平或稍微拉低一點即可,拉高一樣會帶起刺耳的聲音,所以不需要。

基本這樣子處理,主體的蟲鳴聲就會乾淨不刺耳而且又明顯,聽起來會有一種「身歷其境」的感覺。

但這邊我針對8kHz以上的高頻另外還加了de-esser的處理,因為這個頻段真的是刺耳到光拉低還不夠!

 

文章標籤
蟲鳴 蟋蟀 Eq De-esser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楊艾傑 的頭像
楊艾傑

艾傑的音樂總匯

楊艾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