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『我是一個不務正業跑去學小提琴的吉他手。』

 

9月底的時候,我一直在想:『平日除了練吉他之外,好像有段時間沒有再去學習新的事物充實一下』,於是就規劃在秋季班的時候,給自己安排一個學習課程。

最後我找了某社區大學的李老師學習小提琴,他是NSO(國立交響樂團)的第二小提琴手,技術相當不錯!雖然他在前3堂課總不經意的說我的琴很low-end,讓我心情down在『low-end的陰霾中』,但老實說其實我也不太介意啦。

我知道初學琴也是很重要的,不可馬虎!但要一口氣買一、兩萬的初學琴,還真的有點花不下去勒,剛好我是Farida的經銷商,他們也有賣小提琴,我就先買了一把來試試;等到真正有興趣可能3萬我都不會嫌貴了吧^^a,就這樣開始我的小提琴學習之路啦。

算算中間有因為中秋節放掉一天,還有我第一堂課還沒報名沒去上,到18號(三)為止也剛好滿4堂了。

第一堂課講持弓跟肩墊的用法,當晚光練一個持弓,就讓我右手指酸到一個不行『痞痞ㄘㄨㄚˋ』;第二堂講夾琴,也是夾到脖子酸、腰酸外加臉頰&下巴痛;(老實說到第二堂為止,我都覺得小提琴是整人的樂器XD);第三堂就上視譜跟手指撥弦,還有就是空弦的上下弓跟右手拉弓的動作(這堂也是超累人的,整個右肩膀快脫臼@@,還好我有吉他的底子,左手指尖已經長繭,不然還外加手指痛勒);第四堂課老師要我們在小提琴上貼貼紙,先用視覺的方式把音按準,最後再憑感覺跟聽覺來按弦。

好的,說到這裡,我個人覺得李老師的訓練方式還蠻符合邏輯的,我也能夠接受,實際上練起來也頗有成效。

但讓我成長比較多的還是心理層面的東西,例如:

1.老師會用『呼吸』來比喻上下弓的動作。那是一種對聲音的『意象』表達,並不是下弓=吐氣,上弓=吸氣的意思。小提琴會『呼吸』這樣的說法,賦予了拉琴時的一種『觀想』,彷彿活化了每個音符。

2.小提琴是種會『唱歌』的樂器。我也很同意,因為小提琴動態(Dynamic)大、情緒性強,似乎也很能夠模仿人類聲帶的振動。

3.『不要練得太認真』。意外的是,這點倒讓我受益頗多。老師的意思是在無壓力、身體不痛苦的情況下進行練習,多去注意音樂性跟律動感。這兩個星期以來我有認真的去體會這點,因為我從小是個拼命三郎型的人物,也很可能我只是個『結果論者』,也就是說不論過程如何艱苦,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,所以往往付出了與成果不成比例的慘痛『代價』。

4.『拉琴的時候身體要放鬆、放鬆、放鬆...』,老師說放鬆不是不用力,而是很自然的用力、不要過度的用力。這句話直到我晚上看『20111018 康熙來了』,才真正敲到我心坎裡。

這集的舞蹈評審老師Kimiko說道:『跳舞時要放鬆,放鬆不是全身都不用力,而是力量達到一種平衡,讓看的人覺得你很輕鬆。』

媽呀,連續兩天的這兩句話,讓我對『放鬆』的認識更提升了一層。

我覺得練樂器除了生理的技術層面外,還有心理層面的問題要克服,當然我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;小提琴是一項很難操作的樂器,但就是因為它難以操作,因此細膩度的掌控就必需得更好,才能拉出優美的聲音,而這『細膩度』常常是由『心理不斷給生理一種想像、支持』而得來的,所以我想老師才會說『苦練不一定有用』,反而容易會有反效果,我想很值得提供給練樂器的人去思考、體會一番!

期待之後的課程。


艾傑



岔個話題,我覺得當天康熙來了的全部舞者都跳得很棒,但我特別喜歡宋新妮的1:07~1:29之間,非常有特色,宋新妮的性感展露無遺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艾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